- ·体育管理学·
- 王彦收(1)体育公共服务公平正义性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视角,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体育公共服务公平正义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内容。在现实中,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却存在资源配置不公、服务体制二元化、机会不公、以及适用规则不公等非公平正义性。体育公共服务公平正义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统筹安排,从服务供给、权利保障机制、财政投入等方面予以完善。
- 沈可(5)我国网络体育社团发展思考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网络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其特征,探讨网络体育社团的管理难题,并尝试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主要结论:社团的影响力主要依赖于组织者的建设和开发,网络体育社团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建立对网络体育社团的培育和监管机制;完善网络体育社团的组织建构体系;加强网络体育社团的研究;强化网络民众的网络价值观念。
- 廖莉 李艳翎(9)我国申办冬奥会的优劣势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多个方面对比中国与挪威和哈萨克斯坦所具有的申办优势与劣势,旨在为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做一些参考。主要结论:中国申办的优势是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和申办的目的,劣势是环境和交通的短期措施遭质疑。挪威的综合实力最强,将会是中国强有力的竞争者,按惯例阿拉木图也还有机会。
- 董声(13)国球发展的悖论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竞技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良好,上层对于竞技乒乓改革思路应当改变,不应追求NBA式的发展模式,应该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规则方面应该向网球、羽毛球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某些项目。大众乒乓球开展依托网络,群众基础十分雄厚,开展范围遍布全国。从业者应该珍惜得之不易的乒乓球地位,让乒乓球真正成为“国球”。
- 赵燕 黄海峰(17)我国排球运动管理模式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排球运动管理模式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排球运动管理模式改革策略,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道路。主要结论:提出政府主导管理、社会支持、市场发展的完善举国体制模式;推进排球运动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实施排球运动的产业化改革有利于竞技排球水平的提高;扩展后备人才渠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促进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有利于加强排球运动的社会群众性普及。
- 尔雨田 杜长亮(21)论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趋向
随着人们对于段位制的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实施段位制,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标准化发展。为了和世界接轨,经过众多武术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98年开始,我国也实施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它对于武术的挖掘和整理、普及和推广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竞技武术是构成武术段位制技术内容的主要部分,武术“打练分离”问题在武术段位制中的延续,武德建设较为薄弱;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亟待加强等等,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予以完善。
- 王艳琼(24)体育赛事与文化节庆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对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的开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开展现状提出对策。为我国中小城市举办体育赛事与文化节庆相结合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 潘凤英 袁春杰(28)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面临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审视我国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所以,应当树立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兼顾生态本位的体育文化建设理念,倡导低碳休闲、娱乐、健身方式,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低碳体育文化,从而推动都市体育文化建设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韩勇 朱文英 张如甲(32)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探讨—第3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综述
中国体育法研究30年之际,第3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60余名体育法学者对我国体育法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体育法概念、体育法修改、体育法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论文报告和研讨。论坛达成了重视基本理论研究与服务体育实践、强调对体育规则和体育特殊性关注的共识。
- ·群众体育学·
- 李红艳(37)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对区域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生活质量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健康的全面性,开始有了多样性的健身需求,并希望区域体育健身的硬件建设能不断完善。区域体育健身硬件建设的实施与多样化健身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健身需求,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推动我国区域体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陈卫峰(40)广西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查阅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广西南宁市区、柳州市区、桂林市区共1000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广西城市出租车司机对健身需求逐渐增强;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动机存在个体差异性;适合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比较充裕;出租车司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存在差异性。建议:学习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健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管理的监督机制;制定适用于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的评价体系,对他们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监管;尽快出台出租车司机健身实施方案等。
- 林丽香(43)柔性体育项目更新周期及锻炼效果的实证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不同柔性体育项目更新周期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结论:每半学期更新内容,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具有显著性提高;更新周期快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建议:适时更新柔性体育项目时,在内容与方法上应注意学生个体差异,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趣;高校领导应加快完善教师、场地资源,完善教师技能,将体球网创新、拓展的柔性体育项目引入课堂、课间,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 王占坤(47)毅行运动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毅行运动的起源、特征、价值和公众参与形式等进行研究。认为:毅行运动具有非竞技性、公益环保性、非营利性、广泛灵活性、民间性等特征;其价值是强健身心、培养团队精神、教化;公众参与毅行运动的形式为政府动员式参与、公众自发式参与和合作式参与3种形式。最后提出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扶持民间体育组织开展毅行运动等建议。
- 冯道光(51)攀岩运动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析攀岩运动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预测,着重从“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生态体育理论”等思想理论出发,窥探攀岩运动所涉及的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休闲学范畴内的文化价值内涵。提升攀岩运动文化的象征性、多样性和共享性,为攀岩运动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 姚强华(55)内蒙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调查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析攀岩运动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预测,着重从“需要层次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生态体育理论”等思想理论出发,窥探攀岩运动所涉及的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休闲学范畴内的文化价值内涵。提升攀岩运动文化的象征性、多样性和共享性,为攀岩运动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 于潇 张高华 马志君(59)黑龙江省贫困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黑龙江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对象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结论:贫困县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性、体育教师地位不高、体育资金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建议:更新体育锻炼观念,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及评价目标,拓宽体育经费来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严强(63)珠三角城市公园体育文化内涵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珠三角城市公园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论:公园体育是以公园为特定场所,以公园内体育设施及场地为载体,以满足大众休闲娱乐为目的,促进大众身心和谐发展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珠三角城市公园体育文化内涵涵盖了公园物质文化的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公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无形形态和有形形态;公园体育制度文化的民俗习惯与特定规范;公园体育行为文化的体育参与体验、交流及互动等。
- ·竞技体育学·
- 李英达(66)我国三大球积弱的致因及对策研究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三大球的积弱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三大球积弱的现状是由传统文化、金牌观的不良导向、不彻底的职业化以及薄弱的青年训练基础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建议:从大力发掘少数民族运动员、重新审视金牌观、加深联赛职业化和法制化的力度、发展校级联赛、扩大青少参与基础等方面解决三大球的积弱问题。
- 薛建新(69)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目前我国电子竞技体育的概念、分类及项目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得出目前影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支持力度、社会认同度、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以及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等。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并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快电子竞技的职业化进程等。
- 王云升(73)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研究
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在全面回顾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康发展需要健全和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资格审查制度,正确处理青少年体育赛事与升学保送关系,合理定位青少年体育赛事育人功能与价值,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
- 汪希硕 叶海燕(77)当代世界篮坛实力格局探析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2014年西班牙篮球世界杯为研究对象,利用秩和比法对24支参赛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透视近20年男篮世锦赛以及奥运会比赛成绩,探讨当代世界篮坛实力格局。结果显示:2014年西班牙篮球世界杯美国队和西班牙队攻防综合实力最强;根据RSR分布特征及最佳分档原则,将本届男篮世界杯参赛球队大致分为4档;当今世界篮坛是以西班牙、立陶宛、塞尔维亚、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与以美国、阿根廷为代表的美洲球队之间的“欧美争霸”,亚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与欧美传统强队之间有较大差距。
- 李莉 黄宽柔 佘小萍(81)花样游泳的色彩运用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世界优秀的花样游泳集体参赛队伍的泳衣、头饰的色彩构成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与建议:花样游泳泳衣头饰的色彩选择要与音乐、主题相联系,要充分考虑色彩与图案的相互关系,还要借助色彩的互补与对比,掌握色彩的形式美法则,以达 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
- 林琳 杨振崴(85)竞技叠杯运动研究
本文对竞技叠杯运动进行详细研究,介绍该运动在国内和国外的开展状况,详细分析该运动所体现的运动文化,并探讨如何在学校中顺利开展竞技叠杯运动。竞技叠杯运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最大限度提高智力和体力,挖掘其动手动脑的潜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运动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建议:政府支持加大宣传,明确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竞技叠杯运动的的优势,推动学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和开展竞技叠杯运动。
- 宋晓君 刘淑慧 李四化(89)射手积极思维的文化解读
结合射击射箭比赛实践,积极思维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射手技术发挥、比赛进行和心志发展三层递进要求。射手不仅要想明白比赛的本质及个体与参赛之间的关联,还要最终为实现由思到行的转化做好准备;从文化视角进行解读,帮助射手悟透和修行。射手应不断落实“正己、专一、善息、诚意”四项积极思维,遵照以我为重、以正为统、以静为中、以定为用、以行为荣五个基础原则,将思维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 王振萍(93)哈萨克斯坦冰雪运动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哈萨克斯坦的冰雪运动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哈萨克斯坦优势项目主要有冰球、短道速滑以及速度滑冰等,哈萨克斯坦的优势项目相对较为集中,但其潜优势项目存在一定的匮乏。建议:对优势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并始终坚持对弱势项目的扶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冰雪运动方面的相关管理人才进行培养,并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等。
- 薛文标 潘前 王萍丽(97)美国大学网球发展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大学网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网协与NCAA等大学体育组织共同建立了多层次衔接的美国大学竞技网球体系,发展了以校际竞赛带动校内活动的大学娱乐网球新机制;大学网球奖学金的设立促使了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美国大学网球后备队伍十分雄厚;帮助青少年快乐和成功地走向社会,培养出优秀职业网球选手,是美国大学网球两个最大的成就。
- ·体育经济学·
- 鲍芳芳 乔凤杰(101)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专利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2013年12月31日前的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数量快速增加且以发明专利为主;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华公开专利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存在发明专利匮乏的问题。启示:正确定位专利战略、强化专利实施和增加科技投入。
- 江广和(104)秦岭北麓山地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秦岭北麓山地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建设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为主的基地建设模式、体育旅游业为主的基地发展模或校企合作基地发展模式下,对秦岭北麓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建设及生存训练运动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陕西省户外运动的发展,促进西安市体育旅游、餐饮、交通等产业链的形成,并且有利于发展西安市高校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同时将对我国其他区域山地环境开发应用具有较好的启示。
- 付铁山 刘笑冰(108)日本高尔夫球场转型发展研究
采用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日本高尔夫球场转型战略,为促进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发展提供启示。主要结论:日本高尔夫球场转型发展背景是,球场过多导致的低价竞争,人口减少引发的市场萎缩,老龄化的加剧等。建议:把高尔夫作为终生体育运动来开展,将球场作为培养青少年高尔夫人才基地,将球场作为地区社会交流中心。
- ·体育教育学·
- 张子华 代流通 马湘晴(112)不积极锻炼的大学生特征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中不积极锻炼的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并分析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结论:在心理方面,他们在体育锻炼上没有明确的态度,对体育锻炼的的认知、身体锻炼的情感体验方面和控制能力有所欠缺,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的态度较差;身体的表现方面,从健康的角度讲,不积极锻炼的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该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外在特点和身体素质的情况具备清晰的认识。在自尊的层面上讲,不积极锻炼的人群的自尊心较强;内在的体育知识结构,缺乏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和体育常识。
- 谢伦立 刘振卿 李刚,等(116)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回顾与展望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阐述大运会宗旨及理念。主要结论:由于各高校积极地探索体育的实践与创新,大运会取得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但高校体育工作仍存在忽视体育教育等问题。建议:扩大大运会影响;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口号。
- 刘宁凌 钱锋 杨茂林(120)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非对称性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非对称性,为高校体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想、文化、经济、管理、宣传、创新、评价等方面存在非对称性因素。建议: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高校体育工作者要锐意改革,创新思维,变不利为有利,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 张戈 霍子文(124)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反思性教师教育实践为背景, 总结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理论进展与存在问题。主要结论: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取向总体上正确,而对体育教师教育特殊性问题的认知与处置是相关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 卜苏利(128)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现状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10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理性分析。研究发现:尽管相关研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多数研究囿于就事论事,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需重点围绕体系创新、模式建构深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应借鉴国外先进的高校体育社团管理经验,以使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水平向国际化迈进。
- 张波 崔树林 李永华(132)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分析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将以往课外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通过认定学时,授予学分,纳入到大学体育系统中。主要结论:明确大学体育俱乐部在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目标之上,应以强健体魄为主要目标,以体育俱乐部联赛平台对接课程内容,通过认定学时、学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化管理还具备衍生教育价值,能够锻炼学生组织管理等实践能力,以及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 井玲 汤灵 朱轶(136)高校社区体育锻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了解高校社区居民锻炼动机、锻炼项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特征等,结果表明:高校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明显多于一般社区;锻炼的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获取体育锻炼知识和方法的差异性显著;喜爱的体育项目和坚持一年以上的项目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校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缺乏毅力、缺乏体育设施等。建议:建立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提倡社群化管理模式;完善体育设施,提供多方位配套服务,更好地推进城市社区体育工作。
- 林霖(140)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路径研究
从国家与地方、社会与人的需求、体育课程本身特有的功能等几个方面研究我国体育课程制度的变迁。从宏观方面把握我国体育课程变革的路径,即各个要素所体现的身体性、社会性、人文精神性的变迁。认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制度的改革呈现出外源性路径、内源性路径、过渡性路径、课程要素平衡发展路径、本土化路径五个路径形态;这五个路径呈现出互补性特征。提出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从被动转向人文自主的思路。
- 陈伟(144)体育课程改革传统与未来的衔接机制
采用文献分析法等分析体育课程从传统到改革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主要结论:文化价值维度全面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更加人性化;重视体育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建议:转变理念,以人为本,确立终身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从生理、心理、社会三重维度,将体育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加大体育课程的灵活性;降低政府行政部门在体育课程改革当中的影响力;继续与教育改革接轨,促使教育改革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术团体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能力。
- 冉婷(148)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立足学生兴趣需要原则、实用可行性原则、突出文化性原则。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包括形象礼仪、体育仪式及体育运动标识等。
- 刘宗伟(152)聋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聋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我国聋哑学校体育教育整体开展和实施效果不甚理想,表现在体育课设施不健全、学生学习效果差、教师教学质量不高;残疾人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特殊和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个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意义重大。建议:重视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完善体育场地和运动设施;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层次的合理性、教师素质的专业性;正视学生理解能力差现实,有耐心、亲示范、重反馈;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育学生自信心;尊重聋哑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崔世君(156)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三位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作为校园弱势群体中最为核心的一分子,由于其自身生理缺陷等问题导致运动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急需对体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普通高校残障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以往的“理论—实践—康复”相互脱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保健和营养教学内容、康复项目教学与训练内容和常规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等相互融合的课程群模块。建议:在彰显高校残障学生体育课程的特色设置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康复与锻炼并重”教学目标。
- 胡悦(160)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舞蹈艺术教学研究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舞蹈艺术教学遇到的问题。主要结论:提出了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有机融入舞蹈艺术教学的对策,逐一探讨了具体教学理论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评价。建议:体育科研部门要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舞蹈艺术价值;在学校体育中积极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规定动作;为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拓展课程资源,组织学习舞蹈艺术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相关科研扶持力度,建立科学教学研究体系。
- 廖振威 连政恒 潘顶章(164)我国大陆及港台体育大学生生活态度比较研究
以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区的体育类大学生的生活态度(ATL)为研究对象,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对三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后,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体育类大学生的生活态度(ATL)未显示显著差异,但在细分维度上有明显差异;影响因素上,主要有个人经历、经济情况、人际关系、外在原则、内在追求、外在追求六个,它们对三地区生活态度中各维度影响程度不同。
- 夏俊彪(168)美国成果导向体育课程目标设计及其启示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美国“成果导向”体育课程目标设计。教师根据学校场地设施、师资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运用特尔斐法确定成果目标,自上而下纵向分解成果目标成核心能力和能力目标,合并相同核心能力目标,避免课程目标间低层次重复;横向权重不同年级核心能力目标结构比例,确保发展敏感期目标优先、快速发展。根据实际教学时间计算整个课程方案包括能力目标数,确保学生完成所设定目标。
- ·体育史学·
- 王晓衡(172)辽体育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辽代时期体育的发展情况。主要结论:辽代时期体育项目多样,有本土体育运动项目,也有外来引入的体育运动项目,辽人将外来引入的体育项目进行整合,融入自身的民族特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辽代时期体育在中国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周清(176)北洋政府时期体育演变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洋政府时期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整理与归纳。主要结论:北洋政府16年短暂的统治期间,中国体育没有像北洋政府一样混乱、黑暗,而是在夹缝中得到了快速成长,走着一条属于自己的改革与发展道路;该时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 周小丹(180)我国朝鲜族跳板活动兴起寻绎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我国朝鲜族跳板项目的兴起。主要结论:参与者仅限于女性的跳板活动,在朝鲜族传统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朝鲜族女性对跳板活动的参与情况中,可以看出朝鲜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对朝鲜族跳板进行研究,不但折射朝鲜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历程,还反映出了朝鲜族体育项目发展的特点,对研究我国朝鲜族体育活动提供重要借鉴。
- 闫杰 彭国强(184)近代我国自行车骑行特征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梳理自行车骑行与骑行的关系,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变迁背景,对溥仪、何浩华、潘德明、民间艺人、骑师等人的骑行及公车群体、女性群体的骑行进行解析。主要结论:职业骑行、“政治化”骑行、职团骑行、休闲骑行、奥运骑行和旅游骑行呈现出以为生计、除旧布新、张弛有别、标新立异、为国争光和环球冒险等诸多特征。
- 白亮 宋宗佩(188)武士道对日本体育影响的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征和独特价值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武士道对日本体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运动项目规则的价值引领,体育价值观的渗透与提升,儿童身体教育的品质锻炼,体育动漫的精神辐射和军国民体育的偏离异化等方面。建议:辩证看待日本武士道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武士道的现代体育价值。
- ·其他体育研究·
- 张波(191)体育收藏的文化属性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系统分析体育收藏的文化特征、文化属性及文化意义。主要结论:体育收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即娱乐性、休闲性、商业性,同时有固有的文化属性,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体育文化的延续性及对体育遗产的呵护;体育收藏是体育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首洁(195)中西体育电影主题异同简析
运用对比分析法等研究中西方体育电影主题的异同。主要结论:中西方的体育电影的共同点是弘扬的主题都是积极上进、拼搏奋斗,差异在于个人奋斗的历程和奋斗的目的与基点等;其他的异同还包括所起的作用的异同以及人物所追求目标的异同等。建议:中国体育电影要保持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制作上下功夫、更加贴近生活等。
- 周玉芳(199)孔子学院传播武术太极路径探索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海外传播武术太极的方法与途径。主要结论:要精心设置武术太极课程体系,办好孔子学院武术太极班,在大中小学开展武术文化体验课,进社区养老院传播太极和养身功,举办汉语教师武术培训班,在节庆活动中传播武术太极。建议:孔子学院应和专业武术部门合作,选派有对外教学经验的专业武术教师,加强对外派汉语教师的武术培训;孔子学院应有自己的练习场所,举办体育教师武术培训班,开发养老院的公益健身活动。
- 李爱华 张娜 吴赛(203)简析跆拳道与武术的差异
运用对比分析法等研究跆拳道和中国传统武术的差异。主要结论:中国传统武术产生和发展于古代社会环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武术精髓;跆拳道在保存自身精髓的前提下,完成了向现代体育竞技项目的转变,中国传统武术尚未做到这一点;它们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性与现代化的碰撞。建议:武术可以借鉴跆拳道的成功发展,创造一些适应现代社会环境、 特别是城市环境的传播方式。